歡迎訪問南京騰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

南京騰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

當前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
返回列表頁

一年看了上萬張肺結節片子的放射科醫生,告訴你: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?

體檢報告提示肺結節,總讓人感到恐慌。作為每年平均要閱上萬張肺結節片子的放射科醫生,今天,好好來跟您叨叨有關于肺結節的這些事兒~

 1、什么是肺結節?

 肺結節并不是疾病名稱,而是一個影像學術語。就是正常的肺組織內多出了一些較小的、局限的、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生理或病理性組織,在CT或胸片上顯示類似結節的形態。

 2、肺結節=肺癌?

 肺結節不等于肺癌,90%的肺結節是良性的。

 有研究指出,我國正常人群體檢肺結節檢出率為20%~40%。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團隊在湖南省實施的早期肺癌篩查項目數據顯示,人工智能(AI)輔助薄層低劑量螺旋CT,使肺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,30~70歲體檢人群肺結節檢出率超過70%,但經過規范化培訓的醫生不會盲從AI的結果,而會給出恰當的結論。

 事實上,最后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%~2%,90%的肺結節是良性的。

 3、為啥要查肺結節?為何用低劑量螺旋CT?

 早期肺癌常表現為肺結節,低劑量螺旋CT是目前公認的肺癌篩查的金標準,它能降低20%的肺癌死亡率,也是有效的肺結節檢出工具,它能檢出直徑小于1cm的微小肺癌,檢出的肺癌中80%為早期肺癌,早期肺癌患者術后十年生存率接近100%,術后不需要放化療、靶向治療等高額的治療手段。

 而胸片僅能發現直徑大于13mm的肺結節,用胸片來發現早期肺癌,哪怕閱片經驗豐富,水平很高的醫生也難免漏診肺內較小的病灶,“年年體檢都正常,一發現肺癌就是晚期”的悲劇就易發生。

05.jpg

 4、低劑量螺旋CT有輻射,不做可以嗎?

 我們建議應該做,指南推薦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劑量螺旋CT。

 一次肺部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劑量僅為一年接受的天然本底劑量的1/3,對人身體幾乎無損傷。很多人害怕X線的輻射,千方百計避免使用CT來篩查早期肺癌,不主動去檢查,早期肺癌拖到晚期,喪失治療機會,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。

 5、肺結節“長大了、增多了”,要不要緊?

 CT報告肺結節“長大了”“增多了”,肯定要重視,卻不一定是患了肺癌。

 在實際工作中,最常見的情況是在A機構發現了肺結節,再到B機構復查,兩個機構的CT報告結果不一致,報告顯示結節的大小、數目發生變化。

 CT報告肺結節在短期內“長大”、“增多”,最常見的原因是測量誤差。只有在同一機型,同一掃描條件下,必要時可選擇AI代替人工,盡量控制測量誤差,對病灶進行觀察,才能確定病灶是否真的增大或增多,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。

 6、怎樣才能準確知道,肺結節是不是肺癌?

 理論講,只有拿到明確的組織學診斷才能確診肺癌,也就是說需要通過手術、穿刺等有創檢查才能明確診斷。

 隨著醫師對肺結節認識的提高,CT、PET-CT等無創檢查手段的診斷正確率也非常高了。比較典型的早期肺癌,CT也能確診。

 肺結節性質的判讀不能自己上網搜索去判讀,應該找負責任的專業團隊為您解讀結果。

04.jpg

 7、肺結節如何科學定期隨訪?

 醫生閱讀CT圖像后,將肺內有陽性意義的結節(通常肺窗結節長徑超過了5mm)分成良性結節、惡性結節與未定性結節。

 未定性結節通常需要復查,復查的時間并不是機械性地定為3個月、6個月、一年等間隔,而是要測量病變的倍增時間(即病變體積增加一倍的時間)來評價病變變化的速度,根據病變直徑或體積隨時間的變化繪制病變的生長曲線等方法,觀察病變的變化規律,明晰病灶的自然進程。

 如果是惡性結節,要選擇最恰當的時間進行手術,如果是良性或炎性結節,要避免“白挨一刀”。

 8、篩查發現的肺結節可能是肺癌,要不要緊?

 研究顯示篩查發現的肺癌80%為早期肺癌,絕大部分情況下,手術效果是非常好的,能接近治愈,不需要化療、放療及靶向治療,甚至有一部分肺癌,因為生長十分緩慢,在科學的隨訪下,可以不需要做任何治療,也可以觀察8~10年沒有什么變化。所以即使篩查發現肺結節可能是肺癌,只要科學管理,也無需過度緊張。

 9、篩查發現的早期肺癌怎樣處理?

 手術依然是目前處理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,術前有條件需要完善肺結節3D可視化檢查,以爭取切除更少的肺組織,保留更好的肺功能,需要強調肺康復理念,爭取獲得最佳的手術效果。

 對于難進行手術處理的病例、多原發癌、高齡或機體情況不能做手術等情況,也可以使用射頻消融術、立體定向放療等方法來處理肺結節,設計得當,在合適的患者身上,這些方法也可以達到與手術相當的效果。

 部分患者可以在嚴密監管的基礎上科學隨訪,再選擇在適當時期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處理。


无码不卡a片在线观看,女被啪到深处白浆gif动态图,在线观看国产Av,A黄色三级片网站